
进入第八个年头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变得“新”起来。从展示“机器人墙总动员”、探索人工智能的可能性,到建立供需联系、打造产业生态系统……这是一场展示新技术的“秀”,是产生创新协同效应的“磁场”。来到西门子展位,处处都能感受到“人工智能+工业”的美妙:智能装配设备将制动器生产线的施工时间缩短了近一半;软件与硬件的结合,让工业控制像抓娃娃一样直观、易用;通过沉浸式人工智能研发平台,开发者只需“动动嘴”即可完成设计。 “进博会不仅是我们创新成果的展示,更是促进中国与世界产业共振的深度互动。西门子全球执行副总裁肖松表示,可以预见,“十五”期间,中国将继续加快人工智能、高端制造等领域的创新步伐。我们将继续加大在软件和人工智能领域的投入和力度,帮助中国企业实现生产力和绿色发展的双飞跃。11月6日,参观者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技术装备展区的西门子展台与AI互动。新华社记者 范玉清 摄 进博会是世界经济通往中国经济的门户,创新是众多参展企业的底气。江森自控带来了新一代CYK高温离心式热泵机组,相比传统机组能耗成本降低30%至60%。s 加热方法。在新能源、生物制药、电子、食品加工等众多行业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江森自控亚太区总裁郎志文表示,中国消费者是最受创新吸引的消费群体。新技术首先在进博会上引入,迅速从展品转化为商品,进而推广到全球。这是mga全球创新者的商业逻辑。 “赴进博会亮相”已成为不少企业的共同选择。本届进博会,博世全球首发磁力传动传动系统;美敦力首次携7款产品亮相;辉瑞将在华推出扎维吉泮口腔速溶片……数据显示,本届进博会将展示461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中国将加速成为全球创新的试验场、应用场、利润场。进博会是新科技的跳板技术进入市场,成为全球技术创新的“助推器”。在本届进博会上,远华智能科技首次亮相了“五合一”全骨科手术机器人。明年连续三年参加展会,公司产品以“一年升级一次”的速度进行更新迭代。 “进博会带来了思想的碰撞,我们看到了更多的拓展和实现的空间。产品也随着进博会一起成长。”远华智能科技董事长孟李爱丽表示。立邦涂料产品经理卢俊标也认为,通过进博会窗口,我们可以看到用户需求和技术应用前景。 “进博会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促进国内外技术交流。”创新离不开产业链、供应链的协同发展,进博会推动参展企业从“做生意”走向“建生态”。瑞典Elekta公司展位上,后面写着“本土生态之争”是一场从“产品进入”到“中国”向“生态扎根”转变的竞争。 2018年首届进博会完成亚洲首发后,Elektor积极融入当地医药创新生态圈,建立软件研发中心,建立研发生产基地,培育当地供应商。 “今年我们全面实现了中国制造的本土化。候任全球董事局主席劳伦特·莱克塞尔表示,中国已成为公司全球出口中心,产品可销往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样受益于进博会的还有克利克科技有限公司。进博会,我们获得了重要的发展机遇。”该公司CEO何来臣表示。今年,ClickMoon将带来一款家庭友好型机器人。此次进博会,新产品可以吸引更多感兴趣的客户,结识众多上下游行业的合作伙伴,共同促进产品开发。 “强化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源头功能”“统筹建设科技创新、服务贸易、产业发展等重点开放合作平台”……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五年规划”发布了一条中国与世界各国共享机遇、同舟共济的路线。从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始,中国超大规模、高水平的开放,正在为全球创新注入强劲动力。
编辑:聂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