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推进民主法治建设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十四五”时期发展经济实践回顾与启示(五)
新华社北京10月18日电 题:持续推进民主法治建设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人民社记者采访经济社会实践与启示 民主是社会主义生命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意义。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本质保障。 “十四五”时期,以习近平同志为主体的党中央坚持党的领导、国家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不断推动自我完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为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公平、更可持续、更有活力的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实践证明,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不断发展,是我们应对风险挑战、保障人民福祉、创造发展新优势的坚实保障。发扬民主:为党和国家的发展凝聚智慧和力量。今年5月20日至6月20日,“十五五”规划编制网上意见活动共收到网友意见311.3万余条。习近平总书记对“十五五”规划编制过程中研究吸收网民意见建议作出重要批示,强调“参与度高、范围广,是一次生动活泼的规划”。“推动和完善人工智能技术在互联网平台运用的规范体系”“优化中西部地区师资配置,为中西部地区发展提供人才”……这些睿智务实的话语,让亿万人民把自己的想法和想法融入到国家发展壮大的顶层设计和决策中,用积蓄的力量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 凡事取得成功;无论你凭智慧做什么,你都会成功。 “十四五”时期,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民主政治发展规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美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在党的历史上首次召开中央人民代表大会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全程系统阐释人民民主的基本理念和实践,全程对人民民主不断发展作出重大调整、提出明确要求。五年来,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更加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势更加凸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更加陈旧定型,更好地将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保障高质量发展,激活经济活力。 54个与原住民的接触点,让接地气的“金点子”直达最高立法机构,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催化剂”;斯特雷加强人大常委会与代表、代表与人民的联系,体现代表在国家工作各方面的民意……社会主义民主充满活力,广泛凝聚民心、共识、智慧、力量,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十四五”期间,今年8月共召开49次政党协商会,有效凝聚共识,推动科学决策;全国政协以高质量推动协商高质量发展,五年来,围绕建设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提出相关提案6000余件……五年来,民主进程全过程人的化更加有效,让经济社会发展更多地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期盼——“村里的老房子怎么改造?”在吸收各方建议后,该村近年来加快了旧房“修缮”步伐,为共同富裕注入了新动能。 “民主会谈不是为了说说而已,而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村干部说。广泛而真实的全过程人民民主,能够更加充分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增强经济社会活力。十四届全国人大以来,已有80件法律草案通过全国人大网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参与人数近19万人次。 2024年,国务院各部门采纳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人大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5000余条。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出台了2000多项相关政策措施。 ……从决战脱贫攻坚到应对人口老龄化;从保障“舌尖安全”到维护网络空间廉洁,无论是国家的“大事”还是身边的“小事”,我们都充分听取民意、回应人民期待。城乡社区民主治理,使人民充分参与原住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务的管理。政府部门公开声音,让重大行政决策更加符合民意,探索人民(居民)议会、网上“议事小组”……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形式不断丰富,渠道不断拓展,更加“触手可及”。 “民主”与“民心”是相辅相成的连接的。全过程人民民主落实到国家管理制度和管理能力现代化的各个方面,为党和国家的发展提供了长效的制度保障。法治严格执行:为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稳定,致远责令政府部门向企业支付800万元以上赔偿!今年5月,备受各界关注的《民营经济促进法》施行后不久,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庭首次在行政案件中适用该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用法治的力量为民营企业“撑腰”。作为“十四五”时期法治建设的重要成果,法治促进法民营经济的发展体现了国家以法治保障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坚定决心。现代国家必须是法治国家;一个国家要实现现代化,就必须走向法治。五年来,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发展。我国改革发展稳定困难重重。杭港高水平对外开放正在深入推进。法治更需要发挥夯实基础、稳定预期、惠及长远的作用。升旗引导。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更加深入人心,法治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顶层设计更加完善。 “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善于用法律思维和法律方法推动改革”、“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习近平法治思想进一步丰富发展,谱写了法治新时代新征程的瓦工篇章,为我国治理建设提供科学指引。 《法治政府建设纲要(2021-2025年)》和《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制定实施并取得成效。“十四五”期间,我国法治建设逐步启动,战略拓展深入人心。良法善治保护官员和企业家精神。五年来,多项法律 经济社会发展急需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颁布或者修改了有关规定。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逐步完善。推动生态环境法规融合,制定青藏生态保护法、个人信息保护法、乡村振兴促进法、海南自由贸易港法、修订公司法、矿产资源法……以法律为指导,依法办事。三年来,妥善办理案件212起,帮助50余家民营企业解决困难,保障员工就业10万余人……从2022年7月成立到今年8月,重金法院与市工商联共同打造的营商环境优化工作,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答卷“汉“每一起案件的审理,都不仅仅关乎判决的履行,更关乎一个企业的生死、一条产业链的发展、数百个家庭的生计。”北京金融法院执行局局长雷云龙说。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到规范经济发展平台、制止“大数据谋杀”、强制“二选一”, 继续赋能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做好事”……把法治保障贯穿法律流程、执法司法实践,彰显法治积极服务经济社会高发展的作用。改革势头强劲,法治基础坚实。五年来,法治在消除改革阻力、巩固改革成果方面发挥了较好作用深化改革,为改革提供更有力的支撑。巩固和扩大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成果,进一步修改完善监察法;为适应人口发展的新形势,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实施关于逐步扩大退休法的决定……遵循在法治监督中协调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组织社会关系、规范各种社会行为,依靠法治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确保我们的社会既生机勃勃又发生深刻变革。风大者识草茂,野火者识真金。从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到化解经济金融风险;从抗击自然灾害到反对单边制裁,“法治力量”犹如“稳定之锚”,为中国发展保驾护航巨轮穿过波涛汹涌的大海。共同推进依法治国、依法治国、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 “十四五”期间,我国法治建设持续快速推进,为继续谱写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个奇迹”新篇章提供了有力保障。锐意进取: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制度保障。时间在流逝,职业生涯也很广阔。 “十四五”规划已经完成,“十五五”规划蓄势待发。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是一项前所未有的开创性任务,民主法治建设的重任落在了我们的肩上。 2024年7月1日 八届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进行了调整。循路而行,行万里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新征程,最重要的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前进。 2024年9月14日至20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庆祝全国人大成立70周年和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两次重要会议。 “各级党委要加强对人大工作的全面领导大会”和“全面发展协商民主,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两次大会,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道路作出了主要指导和指明了方向。面对世界国情深刻变化,我们必须始终保持定力、砥砺前行,确保新时代民主法治建设行稳致远。 且影响深远,始终航行在正确的航道上。坚守为人民服务的初心,肩负时代使命。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更加广泛,不仅对生活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的要求也日益提高。 “坐火车”表达舆论可以吗?立法委员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将设立适当数量的原住民联络点,扩大征求意见建议范围;如何更好地就国家重大问题集思广益?大批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政府和人民政协中任职,积极反映人民群众面向公众、面向未来的意见和建议,将完善民主意见表达的平台和载体,激发人民的智慧、主动性、创造性,保证人民群众贯穿于国家治理全过程、渗透于社会各方面。 生活。乘法治之势,行法治之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进入新征程,必须不断完善保障夯实法治质量,让法治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稳定守护者。 2025年9月29日,浙江省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明嘉犯罪集团案首次公开宣判。 11名被告人被判处死刑,多人被判处缓刑或无期徒刑……用雷霆之力扫除邪恶,用正义之剑守护和平。为人民所痛恨的缅北电信诈骗团伙被依法严惩,有效体现了社会主义法治的权威和尊严。人民法院加强外商投资司法保护,依法维护“全球”企业合法权益;检察机关诉讼中的公众利益是不断完善生态环境协调格局铁的精神福利保障;公安机关深入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展望未来,法治建设将更加深入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形成与我国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法律规范体系,构建更加公正、高效、权威的司法体系,实现法治与发展的有机统一、秩序与发展的动态平衡。 活力。努力进取的一年,五年春花秋实。 “十四五”期间,民主法治建设以思想引领、战略布局、实践践行,谱写了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辉煌篇章。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人民民主全面发展全面依法治国的进程和稳步推进,必将为强国建设、民族振兴提供坚强的制度保障,凝聚更加强大的力量。 (记者罗莎、熊峰、刘硕、冯家顺)
编辑:聂越